针挑治疗法治疗颈部多发性疖肿、内痔出血、肛门瘙痒及其他适应症等的古老而神奇疗法

By 吧啦者 at 2019-06-10 • 0人收藏 • 5353人看过

  挑治疗法又称挑筋法、截根法(容易引起误会,应称为挑病筋法、截病根法),是在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,用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,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。临床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、肩周炎、慢性喉炎、神经衰弱性失眠、胃脘痛、腰肌劳损、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瘫、颈椎综合征、坐骨神经痛、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。

  针挑疗法源于古老的砭石、砭针,是针灸中一种特殊针法,由我国传统中医九刺中的“络刺”发展而来,历史悠久,疗效显著,从古至今多以祖传口授的形式流落民间,无人整理发扬,故历代针灸书中无记载。清康熙十四年(1675年),郭右陶排除外界干扰,不怕被同行讽笑,把民间挑、刮、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,写成了《痧胀玉衡》。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针挑法、针刺法。清同治四年(1865年),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,也排除一切困难,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进行收集和整理,写成了《理瀹骈文》一书,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。

  挑治疗法的重点是在人体的腧穴、敏感点或一定区域内用针挑破皮肤,挑断皮内丝状纤维。这是通过疏通皮肤经络,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,有调理气血、疏通经络、解除瘀滞等作用。 


    (一)挑治用具

1、三棱针、圆利针、大号注射针头,亦可用普通缝衣针。 

2、消毒用品、酒精棉球、碘酒和碘酒棉球、敷料、胶布等。


    (二)常用方法

      常用的方法有选点挑治、区域挑治和截根疗法三种。 

1、选点挑治:在背部上起第七颈椎,下至第五腰椎,旁及两侧腋后线范围内寻找疾病反应点.反应点多为棕色,灰白色,暗灰色等,按之不褪色,小米粒大小的丘疹.此法适用于颈部多发性疖肿. 

2、区域挑治:在腰椎两侧旁开 1~1.5 寸的纵线 上任选一点挑治,尤其在第三腰椎到第二腰椎之间旁开 l~1.5 寸的纵线上挑治效果更好.本法适用于内痔出血,肛裂,脱肛,肛门瘙痒等. 

3、截根疗法:取大椎下四横指处,在此处上下左右 lcm 范围内寻 找反应点或敏感点.治疗时让病人反坐在靠椅上,两手扶于靠背架,暴露背部.挑治前局部常规消毒,用针刺入皮下至浅筋膜层,挑断黄白色纤维数根,挑毕以消毒纱布敷盖。一次不愈,可于 2~3 周后再行挑治,部位可以另选。 


     (三)部位选择

  挑刺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,明确病位,以作出临床诊断,确定治则和治法,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。 

  1.以背俞、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:背俞,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。《灵枢•背腧》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脏疾病,并提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。同时还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时所出现的“按其处,应在中而痛解。”阳性反应现象。临床可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、凹陷、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,以此分析、判断属于某一经的疾病。也可以此寻求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。如临床治疗头面、颊、颈、项部诸器官疾病,取颈1至7椎夹脊穴;治疗胸腔内脏及上肢疾病,取颈3至胸7椎夹脊穴;治上腹部内脏疾患,取胸8至12椎夹脊穴;治疗腰部和下腹部内脏疾患,取胸10至腰2椎夹脊穴;治疗肛门部和下肢部的疾患,取腰2至骶4椎夹脊穴等。

  2.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: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内,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,如肩痛多在肩胛岗上的表面和三角肌的前缘等处找到痛点;腿痛多在腰骶关节表面找到痛点,即可在该痛点处挑治。

  3.以脊髓神经节段分布选点挑刺,这是运用“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”的理论应用于挑刺疗法中的一种方法。

  4.选反应点挑治: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有关部位出现的反应点,如压敏点、疹点等。疹点的特征似丘疹,稍突出于皮肤,似针帽大小,多为灰白色或暗红色,棕褐或浅红色,压之不退色。选点时要注意与痣、毛囊炎、色素斑相鉴别。找点困难时,可用手摩擦相应部位皮肤后,再进行寻找。

  以上四种选穴方法,可单独应用,亦可综合选定穴位或部位进行挑治。


     (四)操作方法

       挑刺部位确定后,用碘酒、酒精常规消毒。将针横刺刺入穴点的皮肤,纵行挑破0.2-0.3cm皮肤,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挑,挑断皮下白色纤维丝状物,以挑干净为止。用碘酒消毒即可。

  选好挑点后,进行消毒,用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(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),慢进针,当针尖进入皮肤后,挑破表皮,便可挑出一些稍具黏性的皮内纤维状白丝,此物即病根所在,成分不明(目前无人研究),健康人没有,只有病人有,而且不出血、不很痛,此物堵塞经络,气血不通而致病,所以一般不出血,挑干净后才见血;而健康人一挑就出血。挑一条拨出一条,一针一针往下挑,直至把针口内的纤维挑完为止。然后再挑另一病点,可连续挑多个。


      (五)适应证和对应点

  头痛、头晕、感冒、神经衰弱、结膜炎、热性病,可于颈项部、颞部选穴或选择敏感点;偏头痛、额神经痛、感冒、眼病、热性病,可于颈项部和颞部、额部选穴或敏感点;头晕、眼病、发热、小儿抽搐,可于项部、额部和眼区选穴或敏感点;眼病,于风池穴和眼区周围选穴和点。

  急性结膜炎、眼底或视网膜出血,可于耳郭后风池穴附近和眼区周围部选区敏感点;颈淋巴结结核,可于颈部选穴或选点。

  急慢性喉炎、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、上呼吸道感染,于结喉附近及颈部选取敏感点;胸痛、肋间神经痛、感冒,可于任脉选穴或敏感点,亦可于相应背俞穴选穴或选点。

  热病、急慢性胃肠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胃肠痉挛及神经痛、膀胱炎、月经不调,可循经选穴或按以痛为腧、脊髓神经分布、敏感点几种取穴原则综合取穴。

  上肢部风湿痛、肌肉麻痹、关节痛等疾病,于颈椎部选穴选点,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方法相结合,选取部位或敏感点。下肢部的风湿痛、肌肉麻痹、关节痛等于腰骶部选穴或敏感点,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(点)方法结合应用。

  疳积,于鱼际部选穴或脾俞、肺俞部取穴;消化不良,选取四缝或脾俞、胃俞。 


    (六)注意事项

  1、注意无菌操作,嘱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,3-5日不用水洗,防止感染。

  2、针尖应在原口出入,不要在创口上下乱刺。

  3、挑治后注意休息,不吃刺激性食物。 

  4、孕妇、严重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或不用。


登录后方可回帖

相关的秘方偏方文章

登 录
信息栏
1.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个人提供,仅供参考之用。本站对这些内容的合法性、准确性、真实性、适用性、安全性等概不负责,也无法负责。任何透过本网站网页和链接及得到的资讯、产品及服务,本网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。
2.说明:民间偏方秘方等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,对治救人发挥了特殊的作用。但一大特点是其疗效的不确定性,也因人、因时、因地而异。请勿完全依赖、信赖之,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灵活地运用。
3.联系我们:info@rubo.info

订阅公众号:
每天公开中药发明专利

Loading...